“华尔街之王”蔡志勇,仅用四年,用220万赚到1.1亿美元!

作者:Ivy

时间:2021-02-17 05:46:25

42746

20多岁时,创立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旗下第一支出色的成长基金;

30多岁时,成为声名远播的华尔街顶级投资者;

40多岁时,在纽约成立自己的证券公司,决胜股票市场,被称为“华尔街之王”;

58岁时,被列入美国年度金融巨头,被人称为美国的“金融魔术师”。

这个人就是蔡志勇,华尔街的传奇华人投资者。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华人的投资战绩能超过他。

“华尔街之王”蔡志勇,仅用四年,用220万赚到1.1亿美元!

 从小接触投资,以高换手一鸣惊人 

蔡志勇,1929年出生于上海。他在上海度过了幼年时期和青少年时期。1947年,他随家人移民美国,20岁时就获得了波士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早在少年时期,蔡志勇就已经有了投资观念的萌芽。因为他的母亲在他11岁时就经常教他股票、做期货。蔡志勇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母亲是一位有智慧的女士,她永远在买卖地产、买卖金条、买卖股票甚至买卖棉花”。到美国之后,他在妈妈的建议下,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换成了美元,且通过各种投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资产不受通货膨胀影响。

1951年,蔡志勇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员,一年后,他成为富达投资的一名研究员。蔡志勇进入之前,富达投资的盈利方式比较保守,主要是通过投资高分红的公司股票来盈利。蔡志勇认为,这种盈利方式跟政府公债、存款利息差不多,没有风险却永远赚不到大钱,他认为这不是投资真正的意义所在。

1958年,蔡志勇掌管了富达的首只进取基金,他的投资策略是:追强势股、高换手、追涨杀跌。当时有个词说投资叫“go-go years(沸腾的年代)”,即“高换手”。蔡志勇从不抗价,从不抗拒股票价格的高低;股票突破即买入,股票涨到高点就换出,他一年的换手率为100%,而当时整个行业的换手率是30%。

蔡志勇成为一个以短期收益为目标的选股高手,他永远只将资金集中在少数几只明星股上,这为他的基金带去了每年超过50%的投资回报。

这只快速获利的基金,让蔡志勇1963年成为了富达的第二号人物。

 靠“倒买倒卖”,点石成金 

1965年,蔡志勇离开富达投资。在此之后,他以220万美元的资本成立了蔡氏经营及研究公司,经营互惠基金及投资研究咨询业务。1967年2月,蔡氏公司推出“曼哈顿互惠基金”,当天就筹集到2.7亿美元资金,刷新了华尔街的最高纪录,据说这一纪录至今仍无人突破。

1968年,美国证券市场衰退,互惠基金行情下跌。蔡志勇急流勇退,将自己的蔡氏公司以3700万美元出售给美国大保险公司芝加哥CNA财务公司。从1965到1968年,仅3年时间,蔡志勇的公司就从220万美元本金卖到3700万美元,这使他获得了“拥有点石成金之术”的美名。

1973年,蔡志勇再次成立自己的股票经纪公司,经营证券经纪生意。蔡氏股票经纪公司的总部设在纽约,并在洛杉矶及波士顿设有办事处。其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很快就成为令人瞩目的金融巨头,被称为“华尔街之王”。

1978年,蔡志勇又以22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联合麦迪逊公司的控股权,将其改为金融公司,使这家公司的经营业务不断发展壮大。4年之后,由于蔡志勇的出色表现,他被美国容器公司老板威廉·伍德希德看中,一心要收至门下。1982年,威廉·伍德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联合麦迪逊。价值翻了50倍,这又是一次创纪录的“倒买倒卖”活动!

上世纪80年代,蔡志勇开始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了美国罐头公司,进而把这家企业转型为更能赚钱的金融企业。1987年,美国罐头公司正式改为普瑞玛瑞卡(Primerica),展现了公司进军金融界的雄心,蔡志勇任职CEO,这让他成为首位领导一个道·琼斯成分股的华裔。

蔡志勇于2008年辞世,《纽约时报》在讣告内中肯地给了蔡志勇“创新投资家”的头衔。

 小编点评:

蔡志勇前后期的两种不同投资风格,正如交易中的短线交易和长线交易一样:短线交易就是“高换手”,哪里有行情就在哪里交易,抓住一波行情就赶紧退出,通过频繁操作来累计盈利;而长线交易看的是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趋势,对短期的小波动不予理睬,只有长线方向即将反转才获利退出。

不管是长线交易还是短线交易,哪种交易风格都有人亏损也有人盈利。作为交易者,不需要今天看到张三的策略盈利,就想用他的策略;明天看到李四的策略,就又想换;而要结合自己的性格与在不同交易风格时的精神与心理状态好坏,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风格。

评论

暂时还没评论,来留下你的印象吧

我要评论

  • 请选择综合评分:

(1000字内。图片请上传GIF,JPG,PNG,可上传9张)

发表评论

评论发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