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理事沃勒于周一(4月14日)罕见发声,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迫使美联储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提前降息,以防止经济陷入衰退。这一立场动摇了“通胀不降、利率不松”的传统框架,迅速点燃市场敏感神经。
沃勒描绘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政策路径:若全面关税落地,经济可能“近乎停滞”,失业率飙升至5%,届时即便通胀超标,美联储也需紧急降息;若关税控制在10%左右,经济仅温和放缓,仍可按原计划于下半年实施三次降息。他直言:“这是几十年来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冲击”,强调政策制定者正在通胀与衰退之间艰难权衡。
他进一步指出,在经济衰退风险显著时,“我会支持比预期更早、更大幅度的降息,哪怕通胀仍高于2%的目标”。此番表态被视为对货币政策思维的重大松动,暗示当前4.25%-4.5%的利率水平或难以长期维系。分析师认为,美联储此举正释放“衰退优先于通胀”的信号,可能推动美元走弱、黄金走强。
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周一发布警告称,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冲击。报告指出,自2022年以来,地缘政治风险指标大幅飙升,若局势进一步恶化,全球股市每月或平均下跌1%,新兴市场跌幅可达2.5%。2022年俄乌冲突期间,全球股市月度回报暴跌5%,为近年最严重。当前中美贸易战风险再度累积,标普500指数年初以来已下跌逾10%,黄金则屡创新高,显示避险情绪已达极端水平。
IMF特别强调,贸易战不仅冲击股市,还可能引发主权债务违约、资本外逃等连锁风险。历史数据显示,2018年中美关税战曾重创两国股市。如今,美国消费者通胀预期已升至1981年以来最高水平,经济衰退信号频频闪现,市场尾部风险不断攀升。
汇市方面,本周二亚洲早盘美元汇率整体承压。美元兑日元小幅回升至143.53,但仍接近六个月低点;美元兑欧元跌至1.1324,距离三年低点仅一步之遥。尤其是在避险情绪下,美元兑瑞士法郎跌势尤为明显,本月累计跌幅接近8%,有望创下2008年12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资本流动方面,全球金融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据路孚特数据,外国私人投资者已取代各国央行,成为美债和美元走势的关键影响力量。目前私营部门持有的美债已达4.7万亿美元,占比从十年前的33%飙升至55%,远超央行的3.8万亿美元。日本资本率先撤离,近期创纪录抛售175亿美元长期美债。这种“逐利资本主导”的格局令市场更易受到情绪驱动,波动风险显著加剧。
华尔街机构对此连番发出警告。高盛、汇丰和巴克莱等表示,若私人资本持续流出,美元可能陷入长期弱势。巴克莱甚至以《我们所知的美元末日?》为题,警告资本正在重新评估美元资产配置,近期欧元两天内暴涨5%即是明证。
黄金市场在避险氛围中表现尤为强劲。周二亚市早盘,现货黄金维持高位震荡,交投于3211.44美元/盎司。尽管白宫近日宣布部分国家电子产品关税豁免,带动风险情绪回暖,金价仍强势企稳。周一盘中金价一度刷新历史高点至3245.51美元。彭博资深策略师Mike McGlone指出,美国股市正进入熊市初期,黄金正成为资本逃离风险资产的首选目标,未来可能挑战4000美元。
高盛已将2024年底黄金目标价上调至3700美元,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中国黄金ETF近期资金流入暴增。分析师普遍认为,当前政策和宏观不确定性推动黄金“货币属性”再度升温。
油市方面,美国宣布部分电子产品关税豁免、亚洲大国3月原油进口反弹,推动周一油价小幅上涨。但贸易战可能削弱经济增长,限制燃料需求,成为油价反弹的主要障碍。OPEC周一发布月报,罕见下调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至130万桶/日,2026年亦同步调降,理由即为美方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冲击。
OPEC月报同时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美国贸易政策遏制需求,另一方面是OPEC+成员之间履约分歧加剧。尽管整体产量下降,但哈萨克斯坦逆势增产,产量高出配额,令市场对OPEC+的统一性产生质疑。
此外,OPEC与国际能源署(IEA)在未来石油需求的预测上仍存在严重分歧。OPEC预计中长期需求持续增长,而IEA认为未来几年需求将见顶。IEA预计将在本周二更新其预测,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分歧将成为未来焦点。
沃勒的表态不仅揭示了美联储政策可能的根本转向,也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与通胀失控双重风险的剧烈反应。国际组织对贸易战升级的警告、美元资本结构变化、黄金与油市波动等一系列信号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在地缘政治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之际,全球金融体系正站在一次深刻结构调整的十字路口。
*免责声明:文中的观点和分析仅代表分析师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对于任何据此进行的交易,EC Markets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