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原因
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与之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其根本原因是历史关系影响下的主权捍卫以及国际战略关系的选择,导火索是欧债危机的爆发与党派争端,中间牵扯的是千丝万缕的制度束缚和经济利益纠缠。
脱欧后的影响
英国退出欧盟的结局将面临“最乐观情况”和“最悲观情况”。最好的结果是,英国退出后继续与欧盟保持深度贸易关系,类似于目前挪威和瑞士的状态。最糟糕情况则是,英国彻底失去欧盟统一市场的优惠性准入,同时无法获得与欧盟达成自贸协定国家的优惠准入。
英国民众为什么要二次公投
公投举行之前,英国“脱欧”和“留欧”的支持率一直胶着。在“脱欧”结果宣布当天,很多“留欧”支持者对此感到不可接受,一些人为当时没去投票感到遗憾。截至北京时间26日晚,要求英国再次举行公投的请愿者已超过340万人。
二次公投被拒绝的原因
首相卡梅伦在今年5月份明确拒绝了再次公投的可能,称“脱欧”公投是“一代人只有一次”,甚至“一生中只有一次”,英国举行的是“公投”(referendums),而不是“没完没了”(neverendums)。
对欧洲的影响
欧盟执委会德国委员厄廷格(Guenther Oettinger)表示,英国退欧的推迟对欧洲与英国都会造成伤害。“每天持续的不确定性,会使得投资者不愿将资金投入英国,也包括其他欧洲市场,”他对Deutschlandfunk电台表示。
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是中国打入欧盟的大本营,英国在欧盟所享有的地位与号召力,加之语言便利与人才优势,使得很多中国企业都将英国作为总部基地。如今,英国脱欧,英国与欧盟其他国家的关系随之进入冰冷期,英镑暴跌,势必会对中英两国的经贸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
1960年 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盟前身的欧洲经济共同体(EEC),遭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
1973年 英国首相希斯(Edward Heath)重启加入欧共体谈判,终成为成员国
1975年 英国首相威尔森(Harold Wilson)举行公投,决定英国继续留在欧共体
1984年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成功令欧共体同意英国预算贡献获得部分退款
1995年12月 欧盟确定欧洲单一货币为欧元
1997年 英国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计划在1997年后加入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遭到当时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阻止
2013年1月23日 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
2016年6月23日 英国进行全面公投,24日最终数据,同意脱欧51.9%
2016年6月24日 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讲话称,将会辞去首相职务
暂时还没评论,来留下你的印象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