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ύ��֤��ͨ���ֻ���֤)
时间:2025-02-14 08:40:42
新加坡警察部队(SPF)近日发布紧急通告,称2025年1月以来,本地已报告至少470起投资诈骗案件,受害者损失总额超过3260万新元。警方呼吁公众提高警惕,防范以加密货币为噱头、假冒名人背书的新型诈骗手段。
诈骗手法揭秘:社交媒体与名人效应成重灾区
虚假投资平台与加密货币陷阱——诈骗分子通过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Telegram等社交媒体或约会应用接近受害者,建立信任后诱导其参与“高回报”加密货币投资。受害者被引导至虚假交易平台开设账户并转账,甚至收到小额“分红”以加深信任。然而,当受害者试图提取资金时,平台显示异常或骗子直接失联。
假冒名人广告引流——部分诈骗广告利用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演员李国煌等知名人士的形象,伪造其“投资背书”,诱使受害者点击广告后跳转至WhatsApp或Telegram群组。群组内还安排“托儿”分享虚假盈利记录,进一步迷惑受害者。
在其他情况下,受害者会被重定向到欺诈性交易平台,并被提示提供个人详细信息,如联系方式和银行卡信息,以注册账户。这些受害者随后会接到冒充投资公司或经纪商工作人员的诈骗电话或信息。
受害者与骗子联系后,骗子会提供各种投资计划,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以加入“投资”。为了加强欺骗性,骗子会使用虚假的“投资”网站或应用程序来显示“利润”。大多数受害者都会在尽管已为“投资”转账越来越多“费用”但还是无法提取“利润”时意识到自己已上当受骗。
背景数据
2023年新加坡诈骗案达46,563起,损失金额创6.518亿新元新高。
2024年诈骗案件同比增加16.3%,显示犯罪形势依然严峻。
新加坡警方强调,将持续加强打击力度,并呼吁公众保持警惕,共同遏制诈骗蔓延。
暂时还没评论,来留下你的印象吧
评论发表成功
评论